在电影《野孩子》中,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孤儿的生存斗争,实际上电影暗含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社会现象的缩影。

影片通过两个孩子的故事,揭示了家庭破碎与社会保障缺失时可能导致的后果。所以,想要看明白导演拍摄电影的真正意图,就不能把电影看作是一个关 于个体的悲剧,它更像是对现代社会疏忽边缘群体后果的一种深刻剖析。

01

电影中两个孩子的相遇,表面上看似偶然,实则是社会结构性问题的必然结果。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群体特别是儿童,常常成为被边缘化的存在。

他们的父母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履行抚养责任,而社会的保障机制又未能有效介入,使得这些孩子不得不自行在城市间流浪,寻找生存的方式。

这种现象在社会学中被认为是“社会排斥”,即个体因为资源获取的限制而被迫生活在社会边缘地带。

电影中较大的孩子承担起父母的角色,反映了在家庭和社会结构缺失的情况下,儿童如何适应环境,发展出替代性的生存策略——这是孩子的适应性和韧性的体现。

在他们的世界里,常态的社会规范被颠覆,以适应极端的生存环境。所以,孩子们虽然通过偷窃来维持生计,但这并非完全是道德败坏的表现,而是一种被迫的选择。

这种行为在社会学中可以用“标签理论”来解释,即社会对个体的预设期望影响了个体的行为。当孩子们被社会标签为“野孩子”时,他们的行为选择受到这种社会期待的影响。

02

电影中两个孩子的相遇,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而是由多层次的社会与家庭问题所决定的,正如导演殷若昕的前作《我的姐姐》一样,姐弟俩互生厌恶之情,但只因为是亲姐弟,只因为原生家庭的偏爱,导致两人的情感只会越来越紧 (相依为命) 。

所以,这种“必然性”是由更大的社会结构推动的结果。

个体层面的善良与共情只是表面上的驱动力。哥哥马亮虽然以偷盗为生,却展现出深刻的善良和同理心,他与轩轩之间的情感联系,源于共同的遭遇与生活环境。

然而,这种个体层面的善意并不足以解释他们相遇并共同生存的必然性。真正的推动力在于更广泛的社会问题。

从社会层面来看,我上文所说的“表面偶然”可以通过“事实孤儿”这一概念来解释。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家庭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父母离异、家庭矛盾或外出务工,许多儿童面临被家庭抛弃的命运。

这些孩子虽然父母健在,但却因为家庭不负责任或无力照顾,成为了事实上的“孤儿”。

然而,由于法律制度的局限性,这些“事实孤儿”并不能被正式认定为孤儿,导致他们无法享受社会保障和支持,最终成为社会保障系统中的“漏网之鱼”。

正如《我的姐姐》中重男轻女的结构性问题决定了姐姐必然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野孩子》中的马亮与轩轩的相遇也是由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与家庭功能的失效所决定的。

这些流浪的孩子被迫在城市中自我生存,相遇、相依为命成为他们面对社会排斥和家庭抛弃的唯一选择。这并非是某个个体的独特遭遇,而是许多类似情况中共同存在的现象。

03

《野孩子》的剧本脉络非常巧妙地利用了日常细节和情感的深层次挖掘,以及通过故事的推进展现出的社会层面的问题。从个体到社会的叙述框架,让观众对角色产生了深刻的共情,还引发了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从个体层面的情感表达来说。电影中,金鱼的情节作为一种情感的象征,非常微妙且强烈。这是关于记忆,更是关于家庭与牵挂的象征。

金鱼的重现,在没有任何直接对话的情况下,完成了一个情感上的闭环,这种细节处理在剧作中是非常考究的。这种情感的钩针,让观众在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中寻找深层次的情感联系,增强了影片的共鸣。

2022 twobaby.net 冀ICP备20013543号-2

冀公网安备1301080200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