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完结当天,#新生 烂尾#登上热搜榜首。

观众显然是有遗憾的。最终的结局里,十多年后的费可用一句“我不光骗了你们,我还辜负了自己”,给了故事一个看似圆满的结局,却也让这部前期让人眼前一亮的剧陷入平庸。

此前《新生》被网友大呼“上头”的口碑,得益于其对国剧叙事体系的挑战。

无论是非线性的罗生门叙事,还是看似“全员恶人”的悬疑修罗场,都让观众因为久违的新鲜感而兴奋不已。可惜后四集的转折,让该剧重新回到了一种被规驯的常态。

这背后,是国剧叙事长期以来走不出的叙事陷阱。

而最遗憾之处在于,这或许是国剧离“全员恶人”最近的一次。

从“上头”到“下头”

首先需要肯定,《新生》无论从叙事野心,还是从实际完成度来说,都表现出迥异于大部分剧集的开创性,确实颇有Netflix的风格。导演申奥也曾归纳其拍摄思路,“信息量更大、节奏要更快、情节和人物都要更复杂”。

而这也指向该剧让观众“上头”的两个要点:一是节奏,二是人物。

首先说说节奏。

在剧中,我们可以找到诸多经典的悬疑叙事模式。所有人聚集的小岛成为“暴风雪山庄”;通过几个人的转述,非线性串联起费可的人物全貌和行骗时间线,是经典叙事诡计“拼图”;等到第六集结尾骤然反转,揭开几个人真面目,原来整部剧是一个“罗生门”

结尾的镜头语言暗示,前面所有讲述都只是何珊写的小说,也就意味着李泽瑞(费可)视角讲述的第三个故事,依然经过了何珊的美化;与之前两重反转,形成了一个三层嵌套的罗生门。

这些结构层层叠叠,让剧情宛如榫卯一样严丝合缝,是形成叙事爽感的一个前提。

而在这个过程中,叙事也小心翼翼地保持着对观众的“挑逗”,给观众带来“看懂了”的智力愉悦。比如用程浩的故事、苏倩的故事,解开陈树发故事整个的背后谜团,又通过第七集的反转,把前三个故事里预埋的漏洞补全。

其实做一个复盘的话,你会发现故事都不复杂,但通过叙事结构的穿针引线,层层解密,加上一些镜头语言的暗示,就是能给观众带来某种“高级感”。

而除了叙事节奏,内容上成功的人物塑造,是该剧的另一亮点。

《新生》在悬疑大类里算“黑色电影”式作品,可以叫作“黑色剧集”,相较于传统悬疑里的二元对立,这类内容的善恶边界更模糊,人物亦正亦邪,在好莱坞40年代还曾出现过“黑色电影”热潮。

更通俗地说,比较接近所谓“全员恶人”概念。

截至第七集,《新生》的故事都是让人惊艳的。一方面是费可整个骗术的天衣无缝,其时间管理与资源适配的本事,着实让人叹服,这是国内剧集里很少见的,也因为导演的关系让该剧被称为“剧版《孤注一掷》”。

另一方面,费可骗局的成功都是源于所谓受害者们无止境的欲望,当他们粉饰的故事被拆穿,故事也进而探入了人性更幽深隐秘的阴暗面。这也是“全员恶人”故事好看的原因,人物会显得更复杂和“真实”,释放出别样的人物魅力。

2022 twobaby.net 冀ICP备20013543号-2

冀公网安备1301080200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