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背景和孩子的心理建构来说。马亮和轩轩的故事,通过一系列的生活片段和内心戏,展现了他们如何在被家庭抛弃的背景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行为模式。

两兄弟的相似处在于他们都渴望母爱——马亮梦中不断回放母亲离开的背影,而轩轩则在每次情绪崩溃时呼喊妈妈。

当马亮给轩轩买新衣服时,轩轩突然哭泣。马亮迅速理解到这是因为轩轩的母亲在离开他前也为他买了新衣服。这一刻,没有对话,但马亮的行为表明他深刻理解弟弟的心理创伤。

从社会层面的探讨来说。电影通过未直接出场的父母和刻板的爷爷角色,探讨了家庭结构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这是非常巧妙的叙事手法,父母的缺席强调并加深了他们如何成为“事实孤儿”。

同时,这种“层层递进式”的探讨方式很好地展示了问题的多层次性。

社会对于“野孩子”的成因不是简单的单一因素,而是多种社会结构和家庭环境因素的交织。通过展现这些因素,电影让人们对这些被遗弃的孩子产生同情,更重要的是引发了对社会责任和家庭角色的深思。

最后,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电影中的母亲形象可能并不是要归咎于母亲个体,而是象征着孩子们在心理上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这种对母亲的持续呼唤和回忆可能代表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渴望和对安全感的追求。电影通过这种方式探讨了人类基本的情感需求和个体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亲情元素。

但更有趣的一点是,导演并没有让轩轩一直对母亲藏有很深的心结。到最后,母亲在轩轩的世界里慢慢消解。

04

轩轩从期望妈妈的回归到依赖哥哥马亮的转变,是一个深刻的心理和情感旅程,这一变化体现了孩子在面对家庭遗弃时的适应和心理成熟过程。这个转变揭示了孩子在情感依附上的可塑性,也反映了孩子在面对现实挑战时的心理调整能力。

在轩轩的情感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依附理论的实际应用。依附理论强调儿童与其照顾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至关重要。轩轩最初对母亲的依赖体现了他对于安全和爱的基本需求。

可这时间一长和连续的失望,轩轩的依赖对象从生物学上的母亲转变为实际照顾他的哥哥马亮。这种转变说明,当原有的依附对象无法满足基本的情感需求时,儿童会寻找其他可以提供安全感和稳定性的替代依附对象。

当然,轩轩的转变也是一个认知重构的过程,这一过程在教育心理学中被视为一种适应机制。

面对持续的心理创伤和失望,轩轩通过重新评估自己对母亲的期望并将情感焦点转移到哥哥马亮身上,进行了自我保护。这种调整不仅减少了他的情绪痛苦,也帮助他在一个更稳定和支持性的环境中发展。

导演通过轩轩的故事强调了社会化过程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应当认识到,孩子的情感需求不仅仅是通过亲生父母得到满足。

社会和教育系统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广泛的支持网络,帮助他们在面对家庭失常时找到情感的依托和心理的支持。

05

最后聊聊对结局的处理,本人印象非常深刻,首先是因为它展示了一种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并且充满了哲学与人性的探讨。电影中马亮的行为转变,从一个逃避现实的角色到最后接受命运的平静,构成了一种深刻的内在转化。

这种转化是对个人命运的接受,也是对社会角色的一种负责任的承担。换句话说,电影通过马亮的个人故事,映射出社会对个体的期待与个体对自身角色的认知。

所以,这个结局不是一个故事的结束,而是对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深刻反思。马亮的选择,在面对不可避免的命运时,显示出一种超越个人利益的社会责任感。

他通过送轩轩上学的行为,完成了一个父亲的职责,也为轩轩铺设一条通往正常生活的道路,哪怕这意味着自己的牺牲。这种牺牲,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悲壮,而是一种对未来可能性的开拓。

其次,电影的这种结尾方式,提供了一个强烈的视觉与情感冲击,使观众在全知的视角下体验到了角色的内心世界与复杂的社会关系。这样的处理方式,增加了故事的深度,也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微妙联系和张力。

总的来说,《野孩子》可能存在一些技术、表演或叙事上的问题,但它体现了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体命运的真实展现。这种现实主义的探索背后,包含着对现代社会中的人性与责任进行的审视和反思,值得肯定。

2022 twobaby.net 冀ICP备20013543号-2

冀公网安备1301080200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