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国庆档,肖央可以被称之为最忙的人,甚至有媒体节前冠上“最大赢家”的称号。他在《浴火之路》《出入平安》两部片中挑大梁演男一号,还参演了陈凯歌导演的《志愿军:存亡之战》。
9月中,肖央和新人导演合作的电影《祝你幸福!》上映。再往前看,肖央这些年陆续主演了《情圣》《唐人街探案2》《我的姐姐》《人潮汹涌》《误杀》系列等电影,坐稳了中国电影男主Top级的位置,总票房126亿。
也有业内人士对小娱透露,肖央在其主演的《误杀》系列中,拥有非常高的话语权,片酬千万级别的同时,还拥有该片的票房分成。分成之高,甚至超过了某些出品公司。在今年国庆档和他有关的三部电影中,他的公司北京不好意思影业都是出品方。
C端拥有较高的观众知名度,B端的行业公司愿意为其买单,也有代表作傍身。看起来,肖央似乎成为电影票房的某种保障,是观众心中的“中国宋康昊”。
但换个角度看,肖央从影多年,从未得到过金鸡等主流奖项的认可,也未有品牌邀约、综艺录制等破圈领域的知名度加持。且这个国庆档,肖央主演的电影《出入平安》因票房只有2000万灰溜溜的撤档,《浴火之路》也只斩获了3亿多,国庆七天过去了,肖央似乎被打回了原型。
为什么肖央呈现出一种既被行业看重,但又不扛票房的现象?肖央真实演技如何?肖央离宋康昊之间差了多少步?
他的答案,或许也隐藏了中国电影行业的秘密。
肖央,是怎样炼成的
这是肖央在这个国庆档里最广为流传的两张人物海报,也揭示了他在两部剧中的角色,映照出了肖央演员谱系中最重要的人物底色。
《浴火之路》中,肖央饰演的崔大路,曾是KTV的老板,有钱有资产。但儿子丢失后,他为了找孩子花光了家底还锒铛入狱,人生尽毁。
《出入平安》中,肖央饰演郑立棍,因失手杀死了哥哥被判死刑。押运途中,郑立棍突遇地震,随后戴罪立功,开始救人与自救。
困苦、无奈、对命运的无力感,被生活所压的负重感,不可言说的苦涩的愤怒,一张受了欺负和磨砺的脸,成为这两个角色身上共同的特点。其实从成名之路起,肖央便一直在扮演此类角色。
2014年,肖央自导自演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他在片中饰演追梦的歌手。2015年,他在喜剧片《唐人街探案》中饰演探长坤泰。也许是因为这两部电影反响还不错。2018年,肖央自导的喜剧片《天气预爆》上线,豆瓣3.8。也许是这部电影让肖央顿悟,他决定走向正剧赛道。
某业内人士对小娱说道,“每次遭遇教训,肖央都会想自己到底适合干什么”。
2019年年底,肖央在主演的《误杀》中饰演父亲李维杰。李维杰生活在底层,面对上层的权力碾压,他扛下一切压力,拼尽全力保护家人。该片票房过11亿,豆瓣7.5分。
2021年,肖央主演的《人潮汹涌》上映,他在片中饰演落寞的群演。该片7亿的票房,在春节档只能算成绩一般。但在同年底,肖央主演的《误杀2》斩获11亿票房。
制片人李白对小娱透露,也就是在《误杀2》中,肖央的片酬过千万,且可以在片方并未回本的情况就拿到可观的分成。原因无外乎其他,“肖央是《误杀》系列成立的关键。导演编剧女主都能换,就肖央不能换。”
显然,肖央已成为《误杀》IP,甚至是中国式悲情小人物的代表演员之一。
为什么肖央这么“值钱”
肖央之所以能成为电影行业独一份的存在。和他的演技、形象、受众等息息相关。
细数肖央的成名史时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是在“小人物”的角色领域,他演喜剧时多数败北,或者并非主角,能够获得市场认可的角色,多是悲剧性的。
如果想通过喜剧作品让人笑,演员身上非常重要的特质之一是松弛感。而肖央本人,以及表演上,都缺乏松弛感,更多的是紧张感和压抑感。这份紧张和压抑,人常常是没办法解决的,这就会显示出一份无解和愤怒,延展到具体的人物表现上,则是浓烈的情绪。
所以肖央演的最好的角色,即《误杀》系列的父亲,给人最大的印象,是他极度压抑的情绪下,像狮子一样想要保护家人的“兽性”,这份浓烈的情感放到大银幕上,会有十分动人的感染力。他让观众深刻地体会到,一位父亲活着,但他并不为自己,而是为孩子活着。
这样的人生价值观,其实和中国很多普通人,尤其是父母亲的价值观是相似的——活着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孩子,抑或者是为了名和利,自己没有主心骨,没有完整的人格。
所以观众爱看肖央演的父亲,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在角色中看到了自己。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中国是集体主义国家,集体主义国家会天然地要求人在集体、他人身上寻找价值,以增强家庭和社会的团结。而肖央的形象,恰好契合了观众的自我投影。
看电影需要观众直接花钱,且很多都是社交性行为,不只是一个人做决定。这种情况下,观众更想要的是确定性。因此,演员身上所代表的角色熟悉,以及所擅长的电影类型就十分重要。
肖央身上呈现出的气质,饰演的角色都有稳定性,观众知道他将会塑造出什么类型的人物,也知道他演悬疑犯罪题材时天然带来的确定性。相对其他演员来说,肖央有着更稳定的观众基本盘。
猫眼专业版显示,肖央的核心受众主要集中在一二三线城市,相对四线城市观众的话题性消费和冲动型消费而言,看电影的需求更为稳定和明确。